酒糟鼻/红鼻子微信咨询:roufuping999
敏感肌/红血丝微信咨询:qhxh99

[news:title]

导语

褥疮(又称压疮)常被视为“长期卧床的小问题”,但它的危害远超人们想象。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因压疮导致严重感染、器官衰竭甚至

死亡。本文深度解析压疮的潜在风险,提醒所有人:**这种“静默杀手”的破坏力,必须引起重视!

一、什么是褥疮/压疮?

褥疮是由于皮肤和皮下组织长期受压,导致血液循环受阻,造成局部组织缺血、缺氧而坏死的损伤。常见于卧床患者(如老年人、瘫痪

者)、久坐轮椅者或长期固定体位的人群。  

高危部位:骶尾骨、髋部、足跟、肘部等骨突处。  

分期(根据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):  

1期:皮肤发红,按压后不褪色;  

2期:表皮破损,形成水疱或浅溃疡;  

 3-4期:深及肌肉、骨骼的开放性创面,可能伴随坏死组织。

二、褥疮的六大致命危害**

1. 感染风险:从局部溃烂到全身脓毒症

压疮创面极易滋生细菌(如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),引发局部感染。若未及时治疗,感染可能扩散至血液,导致败血症,脓毒血症或

感染性休克,死亡率高达30%-40%。  

案例:一名糖尿病患者因骶尾部压疮未及时处理,细菌侵入骨骼引发骨髓炎,*终需截肢保命。

2. 慢性疼痛:身心双重折磨

深层压疮会损伤神经末梢,导致持续性疼痛,甚至影响睡眠和情绪。长期疼痛可能诱发焦虑、抑郁,形成“生理-心理”恶性循环。

3. 伤口难愈:拖垮身体机能

3-4期压疮的愈合周期可能长达数月甚至数年。长期消耗导致患者营养不良、免疫力下降,进一步加重病情。数据显示:晚期压疮

患者死亡率是普通老年人的4倍。

4. 并发症的“多米诺骨牌效应”

骨髓炎:细菌侵入骨骼,需长期抗生素治疗或手术清创;  

坏死性筋膜炎:感染沿筋膜快速扩散,致死率高达70%;  

深静脉血栓:长期卧床导致血液循环障碍,增加血栓风险。

5. 经济与护理负担

压疮治疗费用高昂,晚期患者平均需花费数万至数十万元。家属需投入大量时间护理,长期压力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紧张。

 加速原有疾病恶化

对于慢性病患者(如糖尿病、心衰、肾衰竭),压疮可能成为“压垮骆驼的*后一根稻草”。例如:糖尿病患者因压疮感染难以控制血糖,

诱发酮症酸中毒。

三、这些误区,正在让压疮“雪上加霜”

误区1:“只有卧床老人才会得褥疮。”  

  事实:肥胖者、术后固定体位患者、脊髓损伤青年人群同样高危。  

误区2:“伤口结痂就是好转。”  

  事实:结痂可能掩盖深部感染,结痂时间越长下边溃烂越深。  

误区3:“多用药就能好。”  

  事实:不当用药可能刺激创面,延误治疗,毕竟褥疮不同于一般的外伤,创面情况不同处理方法不同,积极用药的同时针对性的处置

方法也很关键。

四、预防胜于治疗:关键措施

1. 减轻压力:每2小时翻身一次,使用气垫床或减压敷料;  

2. 保持清洁干燥:及时清理汗液、尿液,避免潮湿环境;  

3. 营养支持:补充蛋白质、维生素C和锌,促进皮肤修复;  

4. 每日检查皮肤:尤其关注骨突部位,发现发红立即干预。

褥疮并非“无足轻重的小伤口”,而是可能致命的健康威胁。无论是患者、家属还是护理人员,都应提高警惕,**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治

疗。请记住:对压疮多一分重视,就能为生命多争取一分希望!

     健康无小事,别让“压垮”身体的,是一时的疏忽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关爱生命,关注健康 褥疮康复在线V信kyrc120